地面沉降引发的安全事故,早已敲响警钟:
01云南一项目基坑施工致毗邻派出所办公楼、小区10栋房屋及周边8户房屋受损,损失约 4000 万元。
02陕西丹宁高速严坪村Ⅱ号大桥垮塌,多车坠河,损失约 1.5 亿元。
03山西洪洞曲亭水库洞顶垮塌,致坝体坍塌、1900 万立方米蓄水外泄,并导致南同蒲铁路与 108 国道中断。
这类事故背后,是地面沉降对工程结构的隐蔽性破坏。面对地面沉降的深远危害,精准、及时的监测成为防范风险的关键。
为此,我公司推出了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为地面沉降监测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压差式/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静力水准仪专用采集器与环境监控云平台,可精准捕捉微小形变、快速定位风险区域,显著提升了地质监测的效率、精度与时效性,为灾害预警与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感官神经——静力水准仪
压差式 / 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作为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感官神经”,负责“看见”和“感觉”到沉降,它们直接与被监测的结构(如桥梁、大坝、铁路)接触,可利用不同的测量原理,敏锐地捕捉微小的沉降形变。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作为高精密液位测量仪器,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卓越的技术性能,为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是一种高精密液位测量仪器,由储液罐、保护罩、联通气、水管等部件组成。它是基于连通器原理使液体在连通管中自由流动,同时通过连通管中各监测点位相对于基准点的压力差值变化,依据压差与液位高度差值的线性关系(△P=ρ*g*△h)判断各监测点位相对于基准点的液位高度变化,进而准确反映结构物的变形,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高精度监测。

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
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是基于磁致伸缩原理的测量设备,在各类精密工程监测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现代工程安全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利用磁致伸缩原理,通过两个不同磁场相交产生一个应变脉冲信号来准确地测量位置。
在实际监测中,多个静力水准仪通过连通管连接,安装于不同监测点,并选定一个监测点作为基准参照点。初始状态下,连通管内的液体液面保持同一水平,各传感器的浮子位置对应初始液位。当某监测点发生沉降时,该点的水准仪壳体随监测点同步位移,而连通管内的液面仍保持水平,导致浮子相对水准仪壳体的位置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各监测点传感器浮子的相对位置变化,即可计算出各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沉降量。

神经中枢——静力水准仪专用网络采集器
静力水准仪专用网络采集器是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中的“神经中枢”,主要负责“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 它能将分散的数据收集起来,并传输到云平台,为构建智能化沉降监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静力水准仪专用网络采集器通过485总线将分布各处的静力水准仪数据汇集整合,并借助4G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监测数据链。在大型基础设施沉降监测领域,这种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解决方案,为实现工程安全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决策大脑——环境监控云平台
环境监控云平台作为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决策大脑”,负责“思考信息”和“发出指令”,可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可视化,最终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是整个系统的智慧核心和价值体现。
用户可凭借专属账号在手机/电脑免费登录环境监控云平台,平台具有数据实时查看、历史数据查询/导出、智能预警、电子地图、视频查看/抓拍、智能控制、数据共享、大屏可视化等功能,可帮助用户实现静力水准仪监测数据的远程查看与设备的远程管理。

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融合压差式与磁致伸缩式两种高精度传感器、静力水准仪专用网络采集器及环境监控云平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感知-传输-分析-预警”技术体系。该系统不仅具备毫米级监测能力,更能适应复杂户外环境,实现多测点协同监测与智能预警,改变了传统沉降监测的被动应对模式。随着基础设施安全监测要求的不断提升,静力水准仪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将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推动工程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智能化转型,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